close
實現共享發展的歷史性新突破
共享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新發展理念之一,是指導我國進入新時代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思想。黨的十九大報告系統地回答瞭在我國進入新時代的特定背景下,為什麼要實現共享發展、如何實現共享發展的重大問題。可以說,從理論到實踐,實現瞭共享發展的歷史性突破。
把握新時代主要矛盾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弘揚共享發展新理念
我國進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呈現歷史性新變化,對共享發展提出新的要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1.適應社會主要矛盾的歷史性變化確立共享發展理念
基於新發展時代的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確立共享發展理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具體要求。當前,我國進入新發展時代,廣大社會成員的需求標準大大提升,已經由基本生存型的需求向發展型需求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成為發展的時代主題。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的“我國穩定解決瞭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瞭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但同時也應清醒地看到,經過近40年的改革開放,盡管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比較突出。例如,尤其是農村、落後地區、貧困群體的發展仍存在諸多短板,並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
社會主要矛盾的歷史性變化,對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提出許多新的要求。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化發展的短板為發展的動力,客觀上要求確立共享發展的新理念﹔客觀上要求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地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地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客觀上要求創造更加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不斷克服各種有違公平正義的現象,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體人民。
2.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共享發展理念的升華,也是實踐共享發展理念的出發點、落腳點。發展以人民為中心,是實現共享發展的“靈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所強調的“共享發展理念強調發展為瞭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黨的十九大報告在多處突出地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例如,在闡述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時強調,“全黨同志一定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鬥目標,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在回顧十八大以來的成就時強調,“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大批惠民舉措落地實施,人民獲得感顯著增強。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六千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從百分之十點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在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時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傢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鬥目標,依靠人靜電機民創造歷史偉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我國適應新形勢落實共享發展理念提供瞭重要的思想保障、政治保障。
3.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追求,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大勢所趨。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瞭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與改革開放初期強調讓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導向有很大的不同,黨的十九大報告突出地強調“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這是我國進入新時代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綱領性要求,是弘揚共享發展新理念的具體體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
“新兩步走”戰略勾畫共同富裕新藍圖 確立共享發展新目標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的“新兩步走”發展戰略。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報告在第一個階段的發展目標中突出瞭共享發展的多方面要求:“人民生活更為寬裕,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
1.人民生活更為寬裕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人民將有條件過上更為寬裕的生活。黨的十九大報告描繪瞭我國走向共同富裕的路線圖、時間表:第一,解決人民溫飽問題、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這兩個目標已提前實現。第二,到建黨一百年時,建成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靜電除煙機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小康社會。第三,再奮鬥十五年,人民生活更為寬裕。第四,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我國人民將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2.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
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重要的標志是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從現實看,一方面,多數人成為中等收入群體,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內容﹔另一方面,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中等收入群體比例偏低。
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既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追求,也是實現共享發展的目標追求。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發展的“含金量高”,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中等收入群體比例的明顯提高。當前,中等收入群體已經成為消費結構升級的“主力軍”和“生力軍”,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更需要讓改革發展的成果惠及廣大人民,從而使13億人的消費結構升級成為發展的新動能。
實現“新兩步走”,需要確立中等收入群體倍增的發展目標。從國際經驗看,從2020年到2035年,是我國由中高收入階段進入高收入階段邁進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要避免兩極分化、形成合理的利益結構,中等收入群體比例需要從現在的30%左右提高到50%以上。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應當達到80%左右,從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
3.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
我國進入發展新時代,實現共享發展,突出的矛盾在於發展進程中還存在不小的城鄉發展差距、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等。能不能有效解決這三大差距,既是我國決勝全面小康的重要條件,也是我國走向共同富裕的重大現實問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國發展新時代的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是包括城鄉、區域、所有居民的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並將“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作為下一步發展的目標要求,充分反映瞭我國的基本國情,充分反映瞭新時代的發展需求和發展趨勢。
4.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進入新時代實現共享發展的重要體現、重要途徑,也是各級政府肩負的重要職責。我國進入發展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等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長。黨的十八大曾提出“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總體實現”,今年3月,我國也出臺瞭《“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作為從2020年到2035年的發展目標,進一步明確瞭從“總體實現”到“基本實現”的行動計劃和行動路線,提出瞭更具前瞻性的發展思路和更加務實的發展目標。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開創共享發展新格局
黨的十九大報告在“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六項任務部署中,突出地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等兩大戰略。可以預見,這兩大戰略的深入實施,有望在靜電油煙處理機未來5-10年,在推動城鄉差距縮小、區域發展差距縮小上取得實質性進展,以開創共享發展新格局。
1.把握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矛盾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準確把握瞭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矛盾,是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謀篇佈局共享發展的戰略舉措。我國進入發展新時代,從整個發展格局上看,發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現在還存在著明顯的城鄉發展不平衡、區域發展不平衡﹔發展的“不充分”,主要表現在農村發展不充分、落後地區發展不充分、社會事業發展不充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回答瞭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大國,實現共享發展的戰略重點和現實路徑。客觀地看,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一方面體現瞭發展上有短板、有差距,一方面體現瞭我國仍有加快發展的巨大潛力和空間。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既反映瞭廣大農村、落後地區加快發展的熱切期待,又將為我國釋放發展潛力、創造發展新空間奠定堅實基礎。
2.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把鄉村振興上升為一個戰略問題部署,是黨的十九大報告的突出亮點,是城鄉關系發展的重大理論實踐創新。第一,在城鄉發展格局上突出重點,提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第二,明確提出農村優先發展的新思路,“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第三,實現農村改革的重大突破。報告明確提出“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第四,國傢糧食安全是個全局性問題,“確保國傢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3.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區域協調發展進行瞭系統部署。第一,突出各區域全方位發展,“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強化舉措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發揮優勢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創新引領率先實現東部地區優化發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第二,適應城市經濟一體化新趨勢,突出城市群的發展,提出“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第三,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突出瞭“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第四,註重區域發展中的生態保護,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上,提出“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導向”。第五,適應經濟轉型升級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新趨勢,明確提出“支持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發展。加快邊疆發展,確保邊疆鞏固、邊境安全。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
提高保障和民生水平 突出收入分配改革 形成共享發展新舉措
實現共享發展,涉及深刻的利益格局調整,需要以更大的決心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需要在收入分配改革、全面脫貧攻堅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此方面,黨的十九大報告形成瞭一系列的新舉措,強調“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
1.圍繞人的全面發展完善公共服務體系
建立惠及13億人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是人的全面發展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訴求,是提升發展質量的重要內容,也是完善再分配制度的重大任務。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總的來看,黨的十九大在完善公共服務體系上的部署有三個突出亮點:一是全面周密,在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等方面均有新的舉措,反映瞭廣大社會成員的全面訴求,保証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二是突出重點,例如,強調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明確提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三是決心大,例如,在住房保障方面,在近年來密集調控房價的基礎上,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強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2.實現收入分配改革的新突破
實現共享發展,有賴於良好的收入分配制度。黨的十九大報告對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提出瞭明確、系統的要求:第一,註重解決初次分配中的勞資矛盾,提出“完善政府、工會、企業共同參與的協商協調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第二,突出按勞分配原則,提出“堅持按勞分配原則,完善按要素分配的體制機制,促進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第三,突出中等收入群體擴大,“鼓勵勤勞守法致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第四,突出居民收入和勞動報酬收入提高,“堅持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實現居民收入同步增長、在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同時實現勞動報酬同步提高。拓寬居民勞動收入和財產性收入渠道。”第五,突出政府職責,強調“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調節職能,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縮小收入分配差距。”
3.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重要的前提是堅定推進扶貧攻堅。過去5年,我國脫貧攻堅戰已經取得決定性進展,實現瞭6000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在推動脫貧攻堅上的決心前所未有,力度前所未有。強調“要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強化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責任制,堅持大扶貧格局,註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深入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作者系中國 海南 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
共享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新發展理念之一,是指導我國進入新時代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思想。黨的十九大報告系統地回答瞭在我國進入新時代的特定背景下,為什麼要實現共享發展、如何實現共享發展的重大問題。可以說,從理論到實踐,實現瞭共享發展的歷史性突破。
把握新時代主要矛盾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弘揚共享發展新理念
我國進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呈現歷史性新變化,對共享發展提出新的要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1.適應社會主要矛盾的歷史性變化確立共享發展理念
基於新發展時代的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確立共享發展理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具體要求。當前,我國進入新發展時代,廣大社會成員的需求標準大大提升,已經由基本生存型的需求向發展型需求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成為發展的時代主題。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的“我國穩定解決瞭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瞭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但同時也應清醒地看到,經過近40年的改革開放,盡管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比較突出。例如,尤其是農村、落後地區、貧困群體的發展仍存在諸多短板,並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
社會主要矛盾的歷史性變化,對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提出許多新的要求。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化發展的短板為發展的動力,客觀上要求確立共享發展的新理念﹔客觀上要求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地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地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客觀上要求創造更加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不斷克服各種有違公平正義的現象,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體人民。
2.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共享發展理念的升華,也是實踐共享發展理念的出發點、落腳點。發展以人民為中心,是實現共享發展的“靈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所強調的“共享發展理念強調發展為瞭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黨的十九大報告在多處突出地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例如,在闡述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時強調,“全黨同志一定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鬥目標,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在回顧十八大以來的成就時強調,“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大批惠民舉措落地實施,人民獲得感顯著增強。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六千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從百分之十點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在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時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傢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鬥目標,依靠人靜電機民創造歷史偉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我國適應新形勢落實共享發展理念提供瞭重要的思想保障、政治保障。
3.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追求,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大勢所趨。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瞭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與改革開放初期強調讓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導向有很大的不同,黨的十九大報告突出地強調“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這是我國進入新時代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綱領性要求,是弘揚共享發展新理念的具體體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
“新兩步走”戰略勾畫共同富裕新藍圖 確立共享發展新目標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的“新兩步走”發展戰略。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報告在第一個階段的發展目標中突出瞭共享發展的多方面要求:“人民生活更為寬裕,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
1.人民生活更為寬裕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人民將有條件過上更為寬裕的生活。黨的十九大報告描繪瞭我國走向共同富裕的路線圖、時間表:第一,解決人民溫飽問題、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這兩個目標已提前實現。第二,到建黨一百年時,建成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靜電除煙機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小康社會。第三,再奮鬥十五年,人民生活更為寬裕。第四,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我國人民將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2.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
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重要的標志是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從現實看,一方面,多數人成為中等收入群體,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內容﹔另一方面,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中等收入群體比例偏低。
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既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追求,也是實現共享發展的目標追求。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發展的“含金量高”,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中等收入群體比例的明顯提高。當前,中等收入群體已經成為消費結構升級的“主力軍”和“生力軍”,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更需要讓改革發展的成果惠及廣大人民,從而使13億人的消費結構升級成為發展的新動能。
實現“新兩步走”,需要確立中等收入群體倍增的發展目標。從國際經驗看,從2020年到2035年,是我國由中高收入階段進入高收入階段邁進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要避免兩極分化、形成合理的利益結構,中等收入群體比例需要從現在的30%左右提高到50%以上。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應當達到80%左右,從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
3.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
我國進入發展新時代,實現共享發展,突出的矛盾在於發展進程中還存在不小的城鄉發展差距、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等。能不能有效解決這三大差距,既是我國決勝全面小康的重要條件,也是我國走向共同富裕的重大現實問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國發展新時代的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是包括城鄉、區域、所有居民的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並將“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作為下一步發展的目標要求,充分反映瞭我國的基本國情,充分反映瞭新時代的發展需求和發展趨勢。
4.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進入新時代實現共享發展的重要體現、重要途徑,也是各級政府肩負的重要職責。我國進入發展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等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長。黨的十八大曾提出“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總體實現”,今年3月,我國也出臺瞭《“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作為從2020年到2035年的發展目標,進一步明確瞭從“總體實現”到“基本實現”的行動計劃和行動路線,提出瞭更具前瞻性的發展思路和更加務實的發展目標。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開創共享發展新格局
黨的十九大報告在“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六項任務部署中,突出地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等兩大戰略。可以預見,這兩大戰略的深入實施,有望在靜電油煙處理機未來5-10年,在推動城鄉差距縮小、區域發展差距縮小上取得實質性進展,以開創共享發展新格局。
1.把握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矛盾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準確把握瞭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矛盾,是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謀篇佈局共享發展的戰略舉措。我國進入發展新時代,從整個發展格局上看,發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現在還存在著明顯的城鄉發展不平衡、區域發展不平衡﹔發展的“不充分”,主要表現在農村發展不充分、落後地區發展不充分、社會事業發展不充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回答瞭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大國,實現共享發展的戰略重點和現實路徑。客觀地看,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一方面體現瞭發展上有短板、有差距,一方面體現瞭我國仍有加快發展的巨大潛力和空間。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既反映瞭廣大農村、落後地區加快發展的熱切期待,又將為我國釋放發展潛力、創造發展新空間奠定堅實基礎。
2.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把鄉村振興上升為一個戰略問題部署,是黨的十九大報告的突出亮點,是城鄉關系發展的重大理論實踐創新。第一,在城鄉發展格局上突出重點,提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第二,明確提出農村優先發展的新思路,“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第三,實現農村改革的重大突破。報告明確提出“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第四,國傢糧食安全是個全局性問題,“確保國傢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3.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區域協調發展進行瞭系統部署。第一,突出各區域全方位發展,“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強化舉措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發揮優勢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創新引領率先實現東部地區優化發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第二,適應城市經濟一體化新趨勢,突出城市群的發展,提出“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第三,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突出瞭“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第四,註重區域發展中的生態保護,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上,提出“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導向”。第五,適應經濟轉型升級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新趨勢,明確提出“支持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發展。加快邊疆發展,確保邊疆鞏固、邊境安全。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
提高保障和民生水平 突出收入分配改革 形成共享發展新舉措
實現共享發展,涉及深刻的利益格局調整,需要以更大的決心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需要在收入分配改革、全面脫貧攻堅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此方面,黨的十九大報告形成瞭一系列的新舉措,強調“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
1.圍繞人的全面發展完善公共服務體系
建立惠及13億人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是人的全面發展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訴求,是提升發展質量的重要內容,也是完善再分配制度的重大任務。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總的來看,黨的十九大在完善公共服務體系上的部署有三個突出亮點:一是全面周密,在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等方面均有新的舉措,反映瞭廣大社會成員的全面訴求,保証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二是突出重點,例如,強調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明確提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三是決心大,例如,在住房保障方面,在近年來密集調控房價的基礎上,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強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2.實現收入分配改革的新突破
實現共享發展,有賴於良好的收入分配制度。黨的十九大報告對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提出瞭明確、系統的要求:第一,註重解決初次分配中的勞資矛盾,提出“完善政府、工會、企業共同參與的協商協調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第二,突出按勞分配原則,提出“堅持按勞分配原則,完善按要素分配的體制機制,促進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第三,突出中等收入群體擴大,“鼓勵勤勞守法致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第四,突出居民收入和勞動報酬收入提高,“堅持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實現居民收入同步增長、在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同時實現勞動報酬同步提高。拓寬居民勞動收入和財產性收入渠道。”第五,突出政府職責,強調“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調節職能,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縮小收入分配差距。”
3.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重要的前提是堅定推進扶貧攻堅。過去5年,我國脫貧攻堅戰已經取得決定性進展,實現瞭6000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在推動脫貧攻堅上的決心前所未有,力度前所未有。強調“要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強化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責任制,堅持大扶貧格局,註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深入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作者系中國 海南 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